第(2/3)页 村长把村里最醒目的那个点了出来。 村民丙上前一步,比前两个村民落落大方不少,起码说话的声音大了些:“回大人,几个库房已经放满鸟粪肥料了,按照目前的进度,一定能在夏耕前把需要副肥料做出来。” 没错,村民乙正是村长的大儿子,是村长一直当“未来村长”来培养。 因为“见识多广”,说话比其他村民好了不少。 孙山点了点头:“好,我知道了。” 问完作坊的事,孙山便跟村民聊起了日常。 孙山笑着问:“我一进村,就看到不少新房子,看来大家的生活越来越好了。” 这次村长点了一个妇人回答。 妇人甲猛然一惊,怎么点她出来的?她一个妇道人家,不应该如此抛头露面哩。 只是被点了出来,只好硬着头皮往前一步,紧张又带些激动地回应:“回大人,是哩。今年村里建了不少新房子。托大人的福,我们村的日子越来越好了。” 之后又补充道:“大人,咱们村的汉子到作坊那边干活,新房子是请亲朋好友建的,一点也不会耽搁作坊里的活计。请大人放心。” 说完后,妇人甲赶紧后退几步,回答问题已经用尽全身的勇气了,再不跑路,恐怕腿软再也跑不了。 村长赞赏地看了一眼妇人甲,果然是他点的人,会说话。 嘿嘿,就是要村里的男女老少回答孙大人的问题,这样才显得不刻意。 孙山见气氛有点紧张,笑着问:“我还以为建那么多房子,是为了娶个好媳妇哩。” 这话一出,有些忍不住地村民不用点名。 也急着回答:“哎呀,大人,你说对了,咱们村不少人建新房子,就是为了娶媳妇了。哎,咱们村有不少单身寡佬,趁着大鸟村如今稍有名气,得赶紧娶个媳妇回来才行。” 孙山好奇地问:“哎,我听村长说,外村有不少姑娘愿意嫁过来,也不知道是真的还是假的?” 说到娶媳妇,村民可感兴趣了。 八卦的妇人乙急切地说:“大人,村长说的对。现在有不少外面的闺女想嫁过来。特别听到汉子在作坊干活,有工钱,更是乐意哩。 大人,我家二儿,刚说了一门亲事。就是隔壁村的,那个姑娘我相看中好久,呵呵,终于愿意跟我们说亲了。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