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两千六百九十章 归元丹,元种 (求订阅)-《神话从童子功开始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顶级的内功,配合两门一流的内功,差距还是有些大,须得将虚云劲和神风劲,融入更多的武学理念。

    当意识到这一点之后,孟昭就清楚,自己短时间内,还不能停下来闭门苦修,仍得出去劳心劳力。

    不过,这一次,孟昭不想在开岩县城搅动风雨,因此在黑市里,花了一大笔钱,搜集到了附近几个县城的相关信息,尤其是其中武学世家代代相传的武学,着重关注风云二功。

    随即,便带着戚芳两人流窜于周遭几个县城,图谋新的风功与云功,搜罗相关秘药材料,持续近半年时间,将几个县城闹得不可开交,还混了个雌雄大盗的名声。

    半年之后,孟昭方才施施然回返开岩县城,将一切的琐事都交给戚芳打理,便一心扎在创武这条道路上。

    其实,在神州大地之时,孟昭即便不借助照天神镜,在修成无上天人之后,也是随心所欲的就能创造神功绝技,威力极强。

    之所以如今束手束脚,就在于两个世界的武道并不趋同,且差距极大。

    尤其是内劲和内力,真气,完全是两回事。

    前者,更像是人体的气血,生命能量,自然能量,以及人的精神能量的集合体,很是复杂。

    这也涉及到武道修行的隐秘,需要人的根基天赋作为保障,需要观想,需要秘药,需要动静功夫。

    所以,孟昭在外功上,保持无上天人的水准,但在内劲上,虽有优势,高屋建瓴,但也不能随心所欲的创功。

    大约在孟昭回到开岩县城的第三个月,他终于梳理清晰,以自身的感悟,情绪,纳入武学当中,创出全新版本的寒,云,风三门功夫。

    寒取拳之霸道,森寒,云取掌之雄浑,刚劲,风取腿直迅捷,绵长。

    以三绝功夫,六道神意为基础,配合涡流劲,以及苦心禅功这门佛家修心之道,修成三分归元。

    此功成时,孟昭体内的寒种,云种,风种,三门武种,呈现出等边三角形的位点,三门内劲,循环往复,生生不息,构建出一道全新武种,即是元种。

    此道元种,性质似虚若实,于丹田之内,缓缓转动,犹如星云一般,浩瀚磅礴,广纳天地。

    此道真意,取道生一,一生二,二生三,三生万物的特性。

    元种也是如此,既是由三绝交汇融合而成,也可分解化作三绝。

    元种一成,孟昭的三分归元,就算是练成了。

    至于秘药一途,孟昭也是费劲千辛万苦,有了头绪。

    他为了自创三绝神功,盗取篡夺诸多武学,不同的武学,配有不同的秘药药方,可谓是纷繁复杂。

    药物之间,相互作用,有的可以相互促进,加持药力,有的则是配伍之后,化作剧毒,对人体有害。

    哪怕是同为风功,同为云功,秘药的药材,也是各不相同,甚至是相冲的。

    孟昭在修成元种之后,仔细钻研其性质,最终,依托元种所成三分归元气强大分解与消化的特性,以极为简单的三花三虫三草,糅合为一道归元丹,作为三分归元气的日常修行秘药。

    这三花,三虫,三草,配合各不相同,药材也可千变万化,不过归根究底,还是脱不开寒云风三者的特性。

    三花三虫三草,可分别取寒,云,风,各其一,加以糅合,三三不尽,九九不绝。

    比如,一花内蕴藏寒劲,一虫内蕴藏风劲,一草内蕴藏云劲,下一花可蕴藏风劲,下一虫可蕴藏云劲,下一草可蕴藏寒劲,以此类推,最后一花可蕴藏云劲,最后一虫,蕴藏寒劲,最后一草,蕴藏风景,形成生生不息的药性组合。

    同样的,也可三花药性尽为风,三虫药性尽为寒,三草药性尽为云,所成的归元丹,同样可以用作三分归元气的修行。

    如此诡谲多变的秘药药方,也绝对是天下罕有,甚至从未有过的。

    也就是此举未曾传扬出去,不然孟昭的地位,影响力,只怕不在那位开创魔道的能人之下。

    不过,和魔道的普适性不同,孟昭的三分归元气,以及归元丹,只能彼此适配,难以推广。

    开岩县城,小寒村,李宅内。
    第(2/3)页